拼多多就像一個矛盾的綜合體,有多少人說它香,也有多少人說它爛,爭議一直存在,但爭議并沒有阻止它的逆襲。
用短短五年搞定6億用戶,市值超過千億美金,一不小心就干成了中國第二大電商平臺。其實拼多多能活下來,而且活得這么好,第一個要感謝淘寶,是淘寶成就了今天的拼多多。
首先大家可以想一個問題,同樣是電商平臺,拼多多和淘寶最大的區別是什么?
很多人以為拼多多上只有便宜貨,其實并不是,它也有價格貴的,只不過拼多多選擇把比較便宜的商品展示在前面,給買家優先推薦低價的商品。而淘寶是把最便宜的商品屏蔽掉,給買家優先推薦充天價的商品,兩個電商平臺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商品推薦機制的不同。
可以說淘寶的價格貓膩給了拼多多一個巨大的機會。
舉個例子,我們打開淘寶搜索男士T恤,從搜索結果很容易看得出,淘寶推薦的男士T恤主流價格是從39到99之間,也有很多100塊以上的。而我們打開拼多多同樣搜索男士T恤,會發現拼多多推薦的主流價格在10到30之間,很少有超過50的,也就是說淘寶推薦的T恤平均價格是拼多多的三倍。
然后我們選擇價格從低到高排序,會發現淘寶推薦的T恤最低價格是從30多塊起步的。同樣,我們再打開拼多多選擇價格從低到高排序,會發現拼多多推薦的T恤最低價格是從2塊多起步的。前后一對比,很明顯,淘寶比拼多多的價格高出30塊左右。
這就奇怪了,萬能的淘寶難道沒有30塊以下的男士T恤嗎?當然不是,篩選一下看把價格限定在5塊到30塊之間,這時候更便宜的T恤就出來了。但這些T恤幾乎都沒什么銷量,因為淘寶把低價的T恤藏起來了,買家根本看不到,看不到自然就沒有銷量。所以屏蔽低價商品,優先展示和推薦中高價的商品。
那淘寶為什么要屏蔽低價商品,這樣對淘寶有什么好處?
第一,屏蔽低價商品可以一定程度上減少惡性價格競爭,對整個市場的健康發展好處,如果市場長期被低價產品霸占,賣家都拼命壓低成本,高品質、高價格的產品就沒有生存空間,就會出現我們常常說的劣幣驅逐良幣。
第二,屏蔽低價商品可以提高平臺的單筆交易,客單價商品以更高的價格賣出去,平臺抽的傭金也就更高。還有客單價越高,賣家的毛利就越高,賣家越賺錢就越舍得花錢買廣告,平臺就能因此賺更多的廣告費。
所以屏蔽低價商品對淘寶大有好處,但是淘寶爽了,買家就慘了。
還有屏蔽低價商品會導致收入水平比較低,對價格比較敏感的買家買不到便宜貨,還有些收入水平不低,但就是想買高性價比商品的消費者,他們也買不到。
很明顯,淘寶忽視了這類人群。
相反,走低價路線的拼多多正好滿足了他們,這是淘寶留給拼多多的第一個機會,也是最大的機會。
現在的拼多多很像曾經的淘寶,2003年淘寶剛起步的時候,自身定位是一個C2C電商交易平臺。它的優點是海量的品種,地攤的價格,但缺點是商品質量有好有壞。很多人明知道這一點還是會用,就是因為淘寶上能買到便宜貨,所以說現在的拼多多像極了當年的淘寶,只不過拼多多把低價做得更極致。
用一句話來總結淘寶的賺錢邏輯,先用左手免費交朋友,再用右手賺錢交易。前期淘寶客免費吸引了大量的賣家和買家,等到時機成熟,再把賣家和買家流量導入天貓,最后親兄弟天貓負責割韭菜,大部分流量給了天貓,可憐的是淘寶賣家,特別是中小賣家。
當然話說回來,即便淘寶沒有把流量分給天貓,絕大多數淘寶賣家也還是賺不到錢。原因很簡單,淘寶上有幾百萬賣家,可想而知競爭有多大,大量處在腰部和底部的中小賣家其實都是炮灰。淘寶一步步變成了有實力的賣家。玩得起的電商平臺,一般小賣家根本玩不起。淘寶為了發展,為了讓天貓B2C業務盈利,愣是把C2C這塊市場讓了出來。
而五年前的拼多多看到了這個機會,拼多多能看到這個機會,很可能也是機緣巧合,因為拼多多的創始人黃崢在創立拼多多以前干過電商代運營公司,就是幫淘寶、天貓賣家打理運營店鋪。所以他們很清楚淘寶中小賣家的處境有多糟糕,大量的處在邊緣的中小賣家明知的留在淘寶賺不到錢,想離開又沒有其他更好的平臺可以選擇。
這就是淘寶留給拼多多的另外一個機會。
總結:
第一,由于淘寶賣家太多,競爭太大,再加上流量都去了天貓,導致絕大多數淘寶C店中小賣家賺不到錢。長期來這些被邊緣化的賣家沒有第二個平臺可以選擇,而免費開店的拼多多正好接住了這個賣家群體,這次拼多多順利誕生了大環境和大前提。
第二,中國有大量低收入和低消費習慣的人群,總理也說中國有6億人,月收入不到1000元。很顯然,淘寶忽視了這個巨大的人群,忽視了他們對絕對低價商品的需求,而拼多多正好是從這個痛點切入,這是拼多多用短短五年迅速積累6億用戶的關鍵。
另外,包含京東淘寶拼多多的電商,三足鼎立的情況下,中國的電商大戰未來有怎樣的可能性?不妨在評論區說說你的觀點。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myamitech.com/hlw/394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