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拼多多用戶數反超淘寶,成為中國第一大電商平臺。這個事在網絡上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
大家都知道,全球電商平臺主要分為兩大類型,一種是美國亞馬遜和中國京東為代表的自營電商,另一種則是淘寶和拼多多為代表的平臺型電商。
我們先拋開兩種模式的優劣不談,先看看為什么亞馬遜在美國的發展“如日中天”,而淘寶在中國的發展則有點開始“勢微”了呢?今天我們不妨來找尋一下問題的答案!
亞馬遜為什么是美國第一大電商平臺?
亞馬遜的創始人是貝索斯,雖然貝索斯的婚姻生活不盡人意,但貝索斯在事業上可是“風光無限”。貝索斯依靠亞馬遜的強勢,多次登上全球首富的寶座。
在說亞馬遜為何成為美國第一大電商平臺之前,我們得先說一下亞馬遜這家公司在全球電商圈的影響力。
眾所周知,在智能手機領域,很多手機廠商都是以蘋果公司為標桿,畢竟是蘋果的喬布斯開創了智能手機時代。
同樣的,在全球的電商領域,貝索斯所創立的亞馬遜同樣是標桿公司。如中國的京東和美團都一度自比為“中國版”亞馬遜。
目前的中國電商圈,已從前期的淘寶獨霸,轉變成如今的淘寶、京東以及拼多多的“三足鼎立”之勢。
但是美國電商圈乃至全球電商圈,一直都是亞馬遜占據霸主地位。要知道,在美國也有像主打平臺類型的ebay公司與其競爭,為何大贏家是亞馬遜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點可以參考:
第一點、亞馬遜的物流配送
如劉強東所說,物流是電子商務中最為關鍵的一環,誰能做物流,誰就能給消費者帶去極致的購物體驗。在對待物流的問題上,亞馬遜同樣非常重視。
亞馬遜有自己的物流,而它的競爭對手ebay對物流則不太重視。賣家把自己在亞馬遜上銷售的產品庫存直接送到亞馬遜當地市場的倉庫中,客戶下訂單,就有亞馬遜系統自動完成后續的發貨。
亞馬遜能做到美國境內任何一個角落2天內到貨, 并且免運費。要知道,美國的物流基礎遠沒有中國這么完善,但人家的高速公路是免費的。
亞馬遜的物流費用率為9%左右,而我國電商的物流費用率為13%左右。亞馬遜扭虧為盈的關鍵因素也在于物流成本的降低。
第二點、亞馬遜始終堅持正品
中國的京東就和亞馬遜很像,京東成立以來就是堅持正品運營。同樣的,亞馬遜也是一家不賣假貨的電商平臺。
堅持正品給亞馬遜樹立了口碑,同時亞馬遜也極力地打壓平臺上刷單的商家。
大家都知道,阿里系電商早期的賣家很熱衷于刷單,而亞馬遜則對賣家的刷單行為是十分嚴厲的。了解亞馬遜的朋友們都知道,賣家一旦在亞馬遜上刷單,第一次會收到亞馬遜的郵件警告并讓賣家交代刷單的細節,如果發現第二次,亞馬遜則會給賣家拉入“黑名單”。
因為亞馬遜深信,他們的上帝是用戶,真實的評價對于沒用過這款商品的其他買家是很有幫助的。
美國消費者的購買力在全球都排得上號,他們對于豐富產品、正品低價、快捷配送與優質服務的都有很高的要求。
真正做到客戶至上、運用技術手段深入挖掘并滿足消費者需求?!俺蔀榈厍蛏献钪匾暱蛻舻钠髽I”,這就是美國消費者對亞馬遜的評價。
第三點、貝索斯的管理能力
說到最后,還是得說人。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最后都落到人上的競爭。
很多有志之人都喜歡把今天當作最后一天來看待,但貝索斯卻完全相反。貝索斯把工作的大樓命名為 Day one,每天他進到這個樓的第一步,看到的是貝索斯的第一天,這是亞馬遜的第一天。
一家企業的創始人的眼光與格局如何,往往又決定了這家企業的高度。貝索斯雖然算不上商業天才,但也算得上一位商場上的大師了。
在一次演講中,貝索斯說:“人們經常問我:未來10年什么會被改變?我覺得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也很普通。從來沒有人問我:未來10年,什么不會變?“
在投資圈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要么選擇能改變世界的公司,要么選擇不被世界所改變的公司。貝索斯正是基于這個理念,創立了龐大的亞馬遜帝國。
值得一說的是,“長期主義”這個詞近2年在中國大火,其實亞馬遜就是一家堅守“長期主義”的公司。這一點,可以從亞馬遜的價值觀找到答案。
亞馬遜的核心價值觀就是向著不可預知的目標進發終究會取得成功,挫折只是暫時的,最好把那些唱反調的人丟在腦后。
雖然ebay是美國的第二大電商平臺,但無論是市場份額還是公司影響力,ebay都被亞馬遜甩在了身后。
亞馬遜平臺覆蓋的市場是目前世界上最核心的主流市場,如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和日本,在這些國家亞馬遜都是當地最大的網上購物平臺。
亞馬遜不僅僅是美國最大的電商平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全球最大的電商平臺。
與其說亞馬遜是一家拼命擴張的公司,倒不如說亞馬遜更是一家技術驅動的高科技公司。亞馬遜依靠技術上的積累,建立了一條“牢不可破”的護城河。
綜合以上簡短分析來看,亞馬遜之所以能成為美國消費者心目中的主流公司,本質還是因為亞馬遜切切實實把消費者的利益放到了首位。我覺得吧,如果能做到這一點,不管是哪個行業里的公司,他都能出彩!
為什么淘寶有點后勁乏力?
眾所周知,淘寶是中國電商行業的鼻祖,也是中國電商行業的先期霸主。
淘寶在2003年時間成立,而在淘寶之前,美國的ebay公司在2002年就進入了中國市場。
按常理來說,ebay這家公司占據了先發優勢,可為何最終卻被淘寶趕出了中國市場呢?說白了,那就是前期的淘寶,確實做到了以賣家和用戶為上的經營理念。
我給大家回顧一下當時ebay和淘寶兩家公司的競爭情況。ebay在中國向在其網站上展示產品和服務的用戶收取費用,即使商品沒有成交,但ebay依然要收費,而淘寶卻不收費,這就導致大量的賣家轉到了淘寶這個平臺上,而買家又是和賣家走的,所以淘寶最終是完成了一個良性的循環。
說到底,ebay被淘寶趕出中國市場,是犯了一個國際公司大多都有的通病,那就是不去認真地了解中國市場。
在擊敗ebay之后,淘寶一躍成為國內C2C交易的市場老大,在2009年的時候,淘寶網迎來了巔峰時刻。
但現在都2021年了,淘寶的發展其實已經顯示了頹勢。當一個東西迅速崛起,你就要想想他真的那么厲害嗎?實際上,根據林迪效應,可能死得更快。
用我們中國的傳統話術來說,那就是“盛極必衰”!在我看來,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變化的,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有構成其發生的千千萬萬個要素,之所以達到“盛”這個狀態是因為這千千萬萬的要素的綜合作用形成了盛。反之則成衰。
如果你們不認可我所說的淘寶在中國的發展開始“勢微”,那就沒有必要再往下看了,如果你們也認可淘寶現在的頹勢,那么我們就再來聊一聊,為何曾經讓對手膜拜的淘寶已開始走了下坡路?我認為有以下幾個點可以參考:
1、淘寶不尊重中小賣家
有人說阿里是成也馬云,敗也馬云。同樣的,淘寶是成也賣家,敗也賣家。淘寶之前為何能坐大?是因為前期的淘寶與賣家站在了同一戰線上??商詫氃谧笾?,就開始對平臺上的賣家們來了一波收割。
在過往,淘寶上的中小賣家還能通過淘寶的各種收費工具給自己的店鋪引流??涩F在呢?淘寶的各種收費增高,很多中小賣家在淘寶壓根就活不下去。
再加上此前淘寶對平臺的山寨產品大肆打壓,這讓很多中小賣家轉戰到了拼多多。說白了,拼多多的第一批賣家,基本上都是來自淘寶。
拼多多的極速野蠻生長,采取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以低打高的戰略,嚴重沖擊淘寶在低價產品(包括在家居用品,水果,食品等大類)的市場份額,由于拼多多的存在,淘寶現在很難獲得新的增量市場。
2、中國電商行業競爭激烈
如開頭所說,亞馬遜為什么能成為美國的第一大電商呢?一方面是自己的實力使然,另一方面則是美國的電商競爭遠不如中國電商競爭慘烈。
阿里系電商不僅要和拼多多京東這樣的新電商巨頭競爭,像蘇寧易購,國美,唯品會等這些電商小玩家也都在等著阿里系電商犯錯。
總之一句話,中國的電商行業競爭激烈,各路選手都是不好惹的主。
3、淘寶失了初心
早期的電商領域講究的是“贏家通吃”,因為那時候壓根沒有多少家電商平臺,無論是買家還是賣家的選擇都不多,平臺規模做得越大,商家和用戶越多,反過來又促進平臺變大。
但隨著近些年中國電商環境以及淘寶自身的改變,賣家們有了更多的選擇。
有數據顯示:淘寶5年以上的商家比例正在逐步減少,大量的新店出來,大量的新店倒閉。不穩定的商家帶來用戶對平臺的缺乏信任的影響,同時商家利潤低,也降低了新商家加入的積極性。
之所以會發生這種情況,無外乎是淘寶離自己的初心越來越遠了。淘寶一開始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可現在呢?淘寶不僅讓傳統店生意難做,由于各種高收費,使得很多平臺的中小賣家也喊生意難做!
PC時代,門戶、搜索、瀏覽器是流量入口,用戶較為被動地通過各個入口進入各類流量中心,阿里順理成章壟斷線上消費入口。
但隨著互聯網行業的變化,以算法推薦和社交場景為核心模式的新電商,正在不斷迭代傳統電商的“搜索模式”。以淘寶為代表的傳統流量電商,顯然已不符合這個時代。
綜合以上簡短分析來看,淘寶的發跡史和它的衰落史,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了。是時代造就了淘寶,如再不改變,恐被時代拋棄!
結論:商業競爭從來都是殘酷而激烈,很多全球知名公司在崛起的過程中也使用一些拿不到臺面上來說的手段。但其實不管怎么變,唯有一點是不能變的。那就是只有始終跟隨時代變化,推崇用戶至上的公司,才能成為這個時代的弄潮兒。不知道諸位怎么看?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myamitech.com/hlw/395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