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期分別講了天津海光,上海兆芯,華為鯤鵬,國產芯片已經過半了。海光和兆芯都是x86架構,華為鯤鵬是使用ARM架構,今天的主角跟華為鯤鵬一樣都是使用ARM架構,那就是天津飛騰。
要說起飛騰,可真是國產芯片的隱形大佬,飛騰既沒有華為那樣每天霸屏,牢牢占據著每天新聞的C位,也沒有像龍芯那樣一直靠著民族產業占據著道德制高點上,甚至于在國內掀起芯片狂潮從而人人討論芯片的時候,依然不為大眾所熟知。但是,其市場份額和產品表現,可是可圈可點的。
先說說飛騰的背景。飛騰在信創項目中,可是根正苗紅的一支,其背后站的是國防科大,天津市國資委,以及中國電子CEC,每一個站臺的都是大佬中的大佬。尤其是中國電子,肩負著中國IT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做大做強,獨立自主,同時輻射全球。
目前,飛騰在信創項目當中,無論是服務器還是桌面PC,其芯片都有不俗的成績,占據著不小的市場份額。那么,飛騰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尤其是x86架構還在占據著主流服務器和桌面市場,而ARM架構還有華為鯤鵬這一巨頭的情況下?
當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其顯赫的身世和背景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飛騰打造了PK生態,也就是飛騰CPU+麒麟OS,飛騰芯片的首字母是P,麒麟操作系統的首字母是K,組合在一起就是PK。如果在手機屏幕前的朋友對這樣的生態能起到什么作用還不是很了解的話,那么可以先參考一個Intel與微軟曾經組成的Wintel聯盟。Wintel聯盟就是芯片巨頭Intel與操作系統巨頭微軟所組成的,雖然Intel與微軟從來都沒有承認過有這么一個聯盟,但是他們曾經的默契程度不得不讓人聯想到他們之間事實上是存在這么一個聯盟的,憑借著這個聯盟,Intel與微軟霸占了PC桌面市場數十年,將個人電腦這個巨大的市場變成了自家的后花園,收割了全世界,一直到現在也是如此,并將此領域做成了行業標準,x86架構加windows操作系統,任何一家軟件公司都需要基于此來進行開發自家的軟件,從QQ到釘釘,從游戲到音樂,從詞典到播放器,從驅動到辦公套件,皆是如此,否則就無法面向市場。這就好比在人家地盤上做生意,也都得按照人家的意思和規矩來辦事,人家讓你按照這個標準來,你就得乖乖的按照這個標準來做。
如今的PK生態,依托著信創大環境,正在逐步復制著當年的Wintel同盟的路徑,當然也只限于信創里。其實,無論是海光兆芯,還是鯤鵬飛騰,在消費級市場上都沒有太好的切入點,畢竟,Wintel同盟的威力依然存在,短期內很難在消費級市場上見到國產芯片和國產操作系統的個人電腦,而在手機操作系統里也存在著一個堪比當年微軟的巨頭,那就是谷歌的安卓,芯片也是高通一手遮天。
這也沒有辦法,誰讓咱們起步晚呢。說回到飛騰,即使局面如此的不樂觀,飛騰依然走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當前,飛騰出芯片,長城組裝整機,搭載麒麟操作系統,大力發展軟件生態,從數據庫、中間件到開發工具等基礎軟件,再到辦公軟件、圖像視頻和其他應用軟件,已經形成 了一定的生態壁壘,雖然照比微軟的生態壁壘還差著十萬八千里,但是這第一步總算是邁出去了。同時,伴隨著ARM架構在整個業界的進攻態勢,和國內信創項目的大規模展開,飛騰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就像它的名字一樣,真的能夠飛騰起來。
今天按理說就講得差不多了,不過,在結尾處再多說一句麒麟操作系統。PK生態中,P是飛騰芯片,而K就是麒麟操作系統了。操作系統的重要性,不用我多說,可以說整個IT產業的基礎設施中,最重要的兩塊就是芯片和操作系統了。在美國,PC時代有Intel和微軟,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有高通和谷歌。在中國,IT產業的發展一直是缺芯少魂的狀態,其中的魂就是操作系統。當前,國產操作系統都是基于Linux進行魔改的,麒麟也不例外。最新版的麒麟基于Linux國內最大的開源社區Open歐拉,可以說最大限度的做到了自主可控。
目前,國內跟芯片配合的主流操作系統主要有麒麟與統信兩家,兩家各有千秋。我將在后面的幾期來為大家介紹。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myamitech.com/kj/395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