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ake68"><menuitem id="ake68"><dl id="ake68"></dl></menuitem></strike>
<progress id="ake68"></progress>
<cite id="ake68"><listing id="ake68"><thead id="ake68"></thead></listing></cite>
<thead id="ake68"><del id="ake68"></del></thead>
<listing id="ake68"><thead id="ake68"></thead></listing>
  • 首頁 > 女性 > 情感 > 1959年彭德懷遭免職,與身邊人苦悶說:我十分想念劉坤模同志

    1959年彭德懷遭免職,與身邊人苦悶說:我十分想念劉坤模同志

    人間最無奈二字莫過于"離別",本以為可以相伴到老,哪知不過行到半路,便漸行漸遠。無法說清造成這般結局是誰的錯,只能把一切歸咎于"命運捉弄"。

    很多年后,某一瞬間回首往昔,那個深藏記憶早就模糊的身影再度浮現,心頭頓時籠罩悵惘,

    "或許,我并非單純懷念你,也同樣懷念和你在一起的那個我,那個不知世事艱辛、心存熱血的我",

    一如后來的彭德懷將軍無限想念劉坤模。

    1959年,因在廬山會議期間無畏直言而獲罪免除職務的彭德懷在苦悶之余曾對身邊人說:"我十分想念劉坤模同志",似乎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心中的寂寥和傷痛減少些許。

    可惜,世上從不存在"后悔藥",也沒有時空穿梭機,哪怕他再懷念曾經那個一心為他的姑娘,他們二人的婚姻亦無法恢復從前。那么,劉坤模究竟是誰?她和彭德懷之間又曾發生過怎樣的故事?

    01,年少相遇,縱世事艱辛,仍存壯志

    1922年,尚叫彭得華的彭德懷回到故鄉,聽從病床上的祖母安排,前往楠木沖的一戶人家相親。

    那一天,只有十二歲的劉細妹正在家中學習納鞋底,忽然門外狗吠,劉細妹起身出門訓狗。當她走至門口,卻見一濃眉大眼、長相不錯的青年人在親戚的招呼聲中踏入她家門扉。

    劉細妹沒有多想,淡淡瞟了那人一眼,又轉身回了屋子。彭德懷一眼相中年紀尚小的劉細妹,可劉細妹的母親并不愿劉細妹重蹈覆轍,和她的姐姐一般當童養媳,以至于早早故去。

    劉細妹的兄長劉玉峰正巧和彭德懷是舊識,他極力勸說母親:"真伢子和我一塊長大,他的人品我清楚,不喝酒不抽煙不嫖賭,在外賺了錢,就及時寄回家里,而且為人聰明能干,以后肯定能有大出息。"

    劉細妹的母親想了想,覺得兒子所言很有道理,便答應了這門婚事。那年農歷3月,彭家和劉家舉辦了一場熱鬧非常的婚禮,劉細妹正式嫁入彭門,成了彭德懷的媳婦。

    但因劉細妹年歲尚小,初時彭德懷只把她視為妹妹,對她十分照顧。劉細妹的性格堅韌,也從不嫌棄彭德懷比自己年長10余歲。夫妻二人相處和諧,感情日益深厚。

    某一天,彭德懷忽然走到劉細妹身前,問她:"妹子,你叫什么名字呀?"

    劉細妹一頭霧水,茫然回答:"你不是知道我叫劉細妹嗎?"

    彭德懷笑了笑,解釋道:"我知道,但是細妹和真伢子一樣,都是小名,我是問你的大名,就像我叫彭得華。"

    劉細妹"啊"了一聲,有些無措:"那,那怎么辦?我就,就一個小名呀?"

    彭德懷拍拍她的肩膀,思考了半晌,說:"那不如,我給你取個正式名字怎么樣?"

    劉細妹急忙答應。

    彭德懷又想了片刻,說:"不如叫坤模如何?坤為女,模乃模范之意,你應該當一個女中模范。"

    劉細妹默默念了幾遍"劉坤模",贊同地點了點頭。自此,那位從鄉村中走出來的小姑娘便有了自己的姓名——劉坤模。

    不過,彭德懷的"教妻計劃"并未因此而止,他見劉坤模高興起來,又問了一句:"妹子,你想不想讀書?要做女中模范,最要緊的就是學習知識。"

    劉坤模嘆了口氣:"想是想,可也要有錢啊。"

    彭德懷笑笑,眼神中慢慢浮現一抹堅定:"錢是小事,只要人努力,肯定能有,我先教你認字吧。"

    就這樣,只讀了兩年私塾的彭德懷在次日買回小學課本,開始了教授劉坤模識字的日常。當年7月,彭德懷應好友之邀,前往長沙報考湖南陸軍講武堂。

    次月得以錄取,無比興奮的他立刻回到家鄉,把好消息告訴給親朋和劉坤模,并給自己改名"彭德懷"。

    關于這個名字的含義,彭德懷曾同劉坤模講過,他說:"古人常言君子懷德,我當兵、考學堂,可不是為了出人頭地,而是想要當一個能為人民做好事、心懷道德的人。"

    劉坤模非常支持他的壯志,并深受丈夫鼓舞,漸漸對外面的世界產生向往。她扔掉裹腳布,努力讀書,期待著某一日自己亦能如同丈夫一般,走出這座小村莊,追隨丈夫的腳步,為窮苦民眾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1923年,學業有成的彭德懷加入湘軍,很快便升任連長一職。次年春天,他的老祖母病故,正在湘西作戰的彭德懷無法及時回家奔喪,是劉坤模代替他打理一切事務。

    當年秋天,彭德懷的二弟無意間同大哥重逢,并把此事告訴了劉坤模。思念丈夫的劉坤模當即收拾行李,千里迢迢趕赴彭德懷所在的湘潭,同他見了面。

    對于妻子的到來,彭德懷也非常高興,他對劉坤模說:"我聽說湘潭有個女子職業學校,你既然來了,不如就去那里學習學習?"

    劉坤模聽從丈夫意見,成為該校學員,不只學習文化課程,也學到了縫紉、繡花等手藝。

    1927年,因厭惡蔣介石"反革命"作風的彭德懷毅然加入共產黨,開始了一段無比艱辛的時日。

    劉坤模聽聞丈夫"生死不明"的傳言,不顧危險,孤身一人趕到彭德懷所在部隊,同丈夫見了一面。

    彭德懷感念劉坤模的關心,特地在附近租了一間屋子,把劉坤模留在了身邊,同時建議劉坤模借此機會,參加下半年的中學考試。

    那段時日,彭德懷忙于革命,劉坤模則白天讀書,晚上參加進步青年的活動,雖然夫妻二人見面不多,可心卻在一點點靠近,他們都在為共同理想奮斗著。

    可惜好景不長,短短五個月后,因上級命令,準備加入戰爭的彭德懷自知無法確保妻子安全,無奈勸她離開。

    劉坤模明白丈夫的意思,哪怕心懷不舍,也沒有拒絕他。夫妻二人在湘陰分別,彭德懷親往碼頭送別劉坤模,叮囑她一定多讀書。

    劉坤模強忍淚水,再三懇求丈夫注意安全,她說:"我知道你是個勇敢的將士,勢必會身先士卒,可戰場危險,也不能次次沖在前頭。"

    彭德懷笑了笑,無比坦然表示:"流血犧牲是軍人宿命,但我明白,死要有價值,你放心,我不會糊里糊涂去死。"

    劉坤模知道再勸無用,只得懷著對丈夫的擔憂,一步一步走上船只。彼時的他們,從未想過,此一別即是人生轉折,夫妻情分從此終止,再難有復原那天。

    02,被迫分離,幾度坎坷路,一心念君

    回到家,劉坤模接受哥哥邀請,去他那里小住一段時日。恰在此時,劉玉峰一好友通風報信,告訴劉坤模"彭德懷兵變,投了共產黨"一事。無措的她詢問劉玉峰"怎么辦",劉玉峰不假思索回了句:"逃啊,還能怎么辦?"

    當天夜里,劉玉峰親自送劉坤模到表嫂家避難。不久,因聽到"國民黨下令抓捕劉坤模"的消息,劉玉峰又懇求表嬸和堂妹帶著劉坤模前往寧鄉逃難。

    半年多的時間,劉坤模一直流浪街頭,她沒有地方可躲,只能如乞丐一般,同野狗爭食,無比凄慘。

    1929年春節,堅持不下去的劉坤模悄悄跑到姐姐家中求助,親戚們憐惜她,收留了她一段時日。

    1930年,彭德懷率兵占領長沙的消息傳來,東躲西藏、擔心丈夫生死的劉坤模松了一口氣。不久,彭德懷的來信再度緩解了劉坤模的緊張和忐忑,她開始期待丈夫信中所說的"勝利之日"。

    次年,劉坤模改名"劉飛",考入長沙南華女中,準備繼續讀書??赏蝗缙鋪淼乇┞?,讓她被迫中斷學業,連夜逃回家中,又一次開啟"躲藏生涯"。

    1932年,劉坤模在親友幫助下,到湘潭一偏遠山村當老師。然而,無意間得知"劉坤模身份"的校長擔心引火燒身,堅持辭退劉坤模。

    幾度碰壁后,劉坤模離開家鄉,往湘南一帶嘗試找尋紅軍和彭德懷蹤跡。不久,希望落空的她得知好友現狀,生出一個念頭:去上海找工作,去上海找共產黨,找到共產黨就能打聽彭德懷了。

    1935年,已非懵懂的劉坤模抵達上海,可繁華與貧窮各占一半、大量失業者的都市現狀讓她瞬間清醒,開始反省自己的沖動,并在朋友家幫傭月余后,決定重回家鄉。

    船至南京,劉坤模結識了一位同自己相似處境的老太太,此人正是革命黨人陶鑄的母親。在這位老太太的邀請下,劉坤模于武昌下船,和老太太一道拜訪了一位叫徐任吾的教書先生。

    2天后,告別老太太的劉坤?;氐较嫣?,見國民黨依然不肯放過彭家,心塞無比的她試圖一死了之,幸虧昔日湘潭學校的主任來探訪她,阻止了劉坤模的"傻念頭"。

    決心重新開始的劉坤模把希望寄托到徐任吾身上,請這位先生幫自己找一份工作。當年12月,劉坤模重返武昌,并在徐任吾的巧言中,答應了他的同居請求。

    那時的劉坤模想法簡單:她只是暫時接受徐任吾的庇護,等她找到彭德懷便離開。然而,她到底太天真了,也低估了彭德懷的品性,最終讓二人的婚姻因此事再難重圓。

    03,造化弄人,恨相逢太晚,難續情緣

    1937年某天,劉坤模在報紙上看見彭德懷的名字和現在的職務,她嘗試著給彭德懷寫了一封信,未想竟真的收到了回信。

    劉坤?;丶彝砑业艿苌塘苛艘环?,與大弟彭金華啟程往延安尋找彭德懷。同年11月,正準備參加中央會議的彭德懷聽到"老家來人",立刻丟下一切去見他們。

    10年久別,10年艱辛,劉坤模的所有委屈全部化作淚水,沾濕了彭德懷的衣襟。

    當聽見彭德懷問她"這些年如何"時,另嫁他人的劉坤模頓時沉默,她不知道該怎樣告訴彭德懷自己的無奈決定,又怎樣與他重修舊好。

    見她異樣的彭德懷笑笑,又言:"我打長沙時,有朋友告訴我,你登報和我脫離夫妻關系了,是嗎?"

    劉坤模瞬間睜大雙眼:"登,登報?你親眼看過報紙嗎?上面有我的簽名和印章嗎?你要是沒有證據,就不能污蔑我!"

    彭德懷稍稍安撫了她幾句,讓人帶她去休息。彭金華不懂哥哥的意思,試圖勸他:"哥哥,大嫂這些年為你吃了好多苦,你這樣對她,不妥吧?"

    彭德懷沒有解釋什么。不久,彭德懷收到一封來自武漢的信件,寄信人是徐任吾,他直言說明了劉坤模和自己的夫妻關系,并以"女兒年歲小"為由,希望劉坤?;厝?。

    這下子,彭德懷什么都明白了,他強忍悲痛,思索了幾日,決定和劉坤模"徹底說開"。彭德懷把徐任吾的信交給劉坤模,劉坤模立即懂了他的"潛臺詞"。

    她懇求彭德懷原諒自己。彭德懷嘆息著拒絕:"細妹子,我沒有怪罪你,但我們確實不能再當夫妻了,今后我們就保持同志、朋友、兄妹的關系吧,你想回孩子身邊、就回去,想在抗大學習便留下,我不干涉你的決定。"

    劉坤模了解彭德懷的"絕情",懷著一股賭氣心理,留在了延安。次年秋天,彭德懷同浦安修結婚的消息傳出,劉坤模也立刻答應了朋友的介紹,與一位叫任楚軒的紅軍走入結婚殿堂。

    曾經感情深厚的夫妻二人,似乎再無復原的可能性。不過,時間到底能夠撫平一切,喚醒人們心中對過去美好的懷念。

    劉坤模漸漸忘記彭德懷昔日"絕情",重新與他成為了朋友。她和浦安修的關系也很親近,仿佛親姐妹一般。

    1978年,聽聞彭德懷早在4年前便含冤去世的劉坤模險些昏倒在地,她完全沒有想到,1958年那一別,竟然是和彭德懷的訣別。

    正如彭德懷在困境中一直懷念著劉坤模一樣,劉坤模的余生同樣追憶著彭德懷。那為什么明明兩情相悅、始終掛念彼此的二人卻再無機會破鏡重圓?

    其實理由很簡單,因為彭德懷端正的品行,讓他無法接受奪走他人妻子這種"下三濫"行為,即便劉坤模本身就是他明媒正娶的妻。再加上劉坤模的賭氣,更令兩人漸行漸遠,只能在回憶中追思著對方。

    后來的彭德懷無限懷念劉坤模正是驗證了他心中一直掛念著劉坤模此一事實。

    1959年是彭德懷一生最關鍵的轉折,他的事業和壯志慘遭破滅、浦安修的堅決離開又在他的心上劃下一道無法愈合的傷口。

    困于苦悶中的他想到昔日劉坤模對他的真心,再與如今冰冷的現實形成鮮明對比,自然愈加懷念過去、懷念劉坤模。

    可惜,人世間從不存在"時光機"和"后悔藥",彭德懷的追思和悵惘也只能永遠是追思和悵惘,劉坤模和他無法重當夫妻,他自己同樣無法回到過去,改變現狀。

    文/史海觀復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myamitech.com/nx/395188.html

    国产色色色高清无码视频,久精品免费视频16,嗯啊A片免费观看,久久免费欧美A片
    <strike id="ake68"><menuitem id="ake68"><dl id="ake68"></dl></menuitem></strike>
    <progress id="ake68"></progress>
    <cite id="ake68"><listing id="ake68"><thead id="ake68"></thead></listing></cite>
    <thead id="ake68"><del id="ake68"></del></thead>
    <listing id="ake68"><thead id="ake68"></thead></li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