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經一事,不懂一人。
作者:洞見ADC
老話說:“品現于事,心藏于身?!?/p>
人性復雜,人心難懂。
我們很難從表面上真正了解一個人,但可以從生活的細節中,看清一個人的人品。
那些特定情境下貌似不起眼的舉動,往往最能反映出一個人的真實面貌。
01
- 一個人失意時的樣子,最見人品。
在網上,曾有一個很火的話題:“如何判斷一個人的人品是否過關?”
有一個高贊的評論寫道:
“看一個人的人品,要看在他處境最糟糕的時候,對待別人的態度?!?/p>
作家陶瓷兔子講過一個故事。
她有一個朋友,認識了兩年多,向來脾氣溫和。
被人拿來開玩笑的時候,沒見過他和誰紅過眼;
跟耳背的大爺大媽說話,他也能始終面帶微笑;
吃飯時對待服務員,他也彬彬有禮。
簡直就是朋友圈里的模范好先生。
直到后來有一次聚會,那個男生當眾跟心儀的姑娘表白,結果當場被拒絕了。
她和另外的朋友在外面聊天,剛好遇到了從車庫開車出來的男生。
只見他隔著老遠就瘋狂按喇叭,車庫管理員手稍微慢了一點,男生就探頭出來破口大罵。
出了車庫后,男生將車開得飛快,路過一個小水洼時,濺了旁邊路人一身泥水。
她怎么也沒想到,那個原本脾氣和修養都極好的人,在這一刻,竟露出如此不堪的一面。
我見過很多人,他們平時舉止得體,行為體面,但是一旦失意時,他好像突然變了一個人,全無教養可言。
正如復旦大學陳果教授說的那樣:
“如果你在自己最失意的時候,最潦倒的時候,最無人能理解的時候,你還能保持一份豁達,一份涵養,一份風度,那才是真正見你修養的真功夫?!?/span>
真正人品好的人,不管生不生氣,都能保有基本的素養,控制好自己的脾氣。
看清一個人,不要看他平時的樣子,要看他在失意落魄時的行為。
02
- 得意時的姿態,最見教養。
成龍曾在自傳中反思過自己以前的一段經歷。
當年他還是個替身時,跟著一位大導演去逛香港的名牌店。
售貨員看到他窮酸的樣子,對他愛答不理,直言道:“這里很貴,你買不起的?!?/p>
可沒想到,不到一個月他就成名了,直接從小替身,變成了紅遍全亞洲的影壇巨星。
出名后,他想起了這件事,就帶著一群跟班跑到那家店里,想給自己找回面子。
他找到了之前那個售貨員女孩子,跟她說:“這里的每一件,我都要試穿?!?/p>
女孩一件件將衣服打開,他每試穿一件,就像丟垃圾一樣,把那些衣服丟在了一邊。
試了一大堆后,他對那個女孩說:“這個要、這個不要,打包好送我酒店去?!?/p>
女孩當場就崩潰了,店里的經理連忙趕過來給成龍道歉。
成龍氣憤地說:“我講得很清楚,怎么她就沒聽清楚?這邊要,那邊不要,我要每一件都包得像新的一樣,一個別針都不能少,全部給我封好?!?/p>
直到現在,那些襯衫都還在他家里的角落放著,他就從來沒有穿過。
還有一次,他讓小弟們拿了50萬的現金跟在身后,大搖大擺走鐘表行,一進門就問:
“什么叫十大名表?這個是不是最貴的?是最多鉆石嗎?好,來7個,不用打包,給錢!”
隨后的一星期,他每天都換一只表戴。
還約那些以前一起做武行的朋友吃飯,一見面就故意把袖子卷起來給大家看。
那段時間,成龍表面上光鮮亮麗,背地里,卻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
古語有云:“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以萬物為參照,可洞觀一己之不足?!?/p>
一個人越是得意的時候,越能看出他的品性和教養。
真正優秀的人,從來不會在得意之時,留下張狂自傲的姿態。
相反,越優秀的人,言行舉止反而越會謙卑、低調。
03
- 疲憊時的狀態,最見格局。
《愛麗絲夢游仙境》中寫道:“人在極度疲倦時容易放下所有防備,露出自己的本來面目?!?/p>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這樣一種現象:
人們越是疲憊的時候,越容易和別人發生爭吵。
在趕早高峰的路上,我們經常會聽到司機急不可耐的鳴笛聲;
在爬山游玩的旅途中,有的人也會因為同伴的掉隊,心生抱怨;
在車站和機場,有人會因為班次晚點延誤,而對工作人員破口大罵。
人在極度疲憊的時候,行為舉止很容易不受大腦支配,做出過激的行為。
這個時候,任何一件不起眼的小事,都可能成為引發爭吵的導火線。
網友@齊盛講過一個故事。
有一次,他們團隊帶著一批早教園長去培訓。
公司找了一輛大巴車,時間、地點和價格,都談得好好的,可到了關鍵時刻,大巴師傅卻遲到了。
本來大家也沒說什么。
可那個師傅臉上卻寫滿了疲倦和煩躁,遲到后,師傅便把怨氣撒向工作人員,一開始就抱怨眾人上車太慢。
在路上的時候,遇到堵車和紅綠燈,師傅就瘋狂按喇叭。
中途跟著導航走錯路了,師傅更是直接開口大罵,甚至還責怪工作人員給的手機有問題。
他們工作人員越是去解釋和幫忙,這個司機表現得就越是囂張。
相比之下,這批早教園長們的行為,則讓人感到舒服多了。
在這種嘈雜慌亂的環境之中,早教園長們非但不生氣,反而過來安慰他們這些工作人員,跟他們說一句“辛苦了”。
格局孰高孰低,品行孰好孰壞,一目了然。
其實,每個人都會有疲憊的時候。
那些修養好的人,也會累,也需要安撫,可是他們懂得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懂得體諒他人的不易。
在疲憊時還能保持涵養的,才是真正值得深交的朋友。
作家Jenny喬說:
“唯有力竭時,才能看出人與人的差距,這種差距不是你能以多快的速度攀上頂峰,更重要的是,你以什么樣的姿態到達終點?!?/p>
當一個人身心疲憊時,還能維持原有的風度,才是刻在骨子里的善良。
這種人,才最值得深交。
▽
常言道:“不經一事,不懂一人?!?/p>
一個人值不值得交往,在關鍵時候才能看清。
真正有修養的人,失意時不失態,得意時不忘形,倦意時不遷怒。
時時刻刻都始終能恪守本性的人,才最值得深交。
往后余生,愿你我都能識人心、知良善,與賢人結交,與良人相伴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myamitech.com/nx/395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