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電影上了院線,可能是被剪了又剪的,此電影可能已經非彼電影了,想要看“原汁味”的完整版,還是去網絡搜搜。
每次去影院看電影,電影開始,熟悉的BGM(背景音樂)響起,熟悉的“龍標”開場動畫蹦出,還略顯嘈雜的放映廳瞬間安靜了下來。
龍標
短短幾秒的開場動畫,在各位觀眾眼里可能也就是用來提醒“電影要開始了”,但是對于導演來說,能拿到這個開場龍標,卻是如釋重負。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龍標”,恭喜你又要獲得一個沒用的知識。
龍標,其實正確的叫法應該稱:公映許可證,親民一點的叫法叫:電影的“準生證”。
電影局為了人民的視覺環境,特地定法要求國內電影上院線前都必須過審,只有獲得公映許可證,才可上映。
很多人可能覺得那個帶龍的圖案才是龍標,其實不是,下面的紅頭文件號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龍標:
電審X字[2019]第xxx號。
這才是龍標
有幾種不同的龍標
對于不同的電影題材,我們會看到不同的龍標批文。
故字龍標
電審故字:“電審”就是指國家電影局審查。
“故”字就是指審查通過的故事片,包括了國產故事片和中外合拍片。
紀字
電審紀字:是指審查通過的紀錄片電影。
動字
電審動字:指審查通過的國產動畫電影。
進字
特進
電審進字,電審特進字:“進”字,指審查通過的國外引進片,而“特進”字,只審查通過的國外特殊引進片,比如3D電影。
故復字
電審故復字:指審查通過的一些修復過再重新上映的老片。
看完這些下次看電影時,你會摳一下字眼嗎?
不過現在新版的龍標,有了一些變化,首先動畫從5秒變成了4秒,機構名稱從“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變成了“國家電影局”。
新舊版
電影怎么拿“龍標”
在風平浪靜的日子里,我們經常聽到一些電影有定檔、撤檔、改期的風波,大多與能否拿到龍標有關。
電影要怎么拿龍標呢?
國內電影審查,一般分三部曲
1、立項
立項其實也就是向電影總局報備你要拍啥,電影制作方需要提交不少于千字的電影劇情梗概,片名、片種、影片題材等,電影總局根據《電影管理條例》審查,決定是否立項,或者打回去修改了再來。
你不懂藝術
不過這一關對于電影導演來說,因人而異也會面臨一些難題。
有的電影立項要求提供全劇本,有的只需要給個梗概就好。當年《銅雀臺》立項,劇本有一些尺度較大的描寫,基本要求刪除。
銅雀臺,劉亦菲
《讓子彈飛》播出后由于觀眾過度解讀,也讓姜文導演在下一部影片的審查面臨巨大壓力。
這個階段一般比較快,7個工作日內便會出結果。
2、內容審查
這一步要求電影在拍完剪輯之后送審,對導演來說這一關至關重要。
電影是刪是改都會在這一步確定,這也就是網上流傳的“完整版”和“剪裁版”的由來了,很多時候導演想畫個老虎,可能這么一審,出來的效果就是只貓了。
對于很多需要突破一下的導演,這種沒有分級制度審查,基本是一種折磨了。
太難
這個階段的時長,從幾天到幾年不等,比如《銅雀臺》這一階段只用了3天,其中周潤發的一些臺詞被要求修改,不過整個周期還是挺快的。
不過有的就沒這么幸運了,比如2011年就送審的《午夜火車》,直到幾年后才通過,中間是不間斷的修改,檔期也是被無限押后。
聽我的
這一關通過,電影也就獲得了公映許可證,即龍標。
沒有獲得龍標的,對不起,請發行到海外或者賣給一些視頻網站吧。比如李安的《s,戒》,就不得不香港上映,也引發了一陣香港旅游觀影熱。
3、技術審查
過了龍標,技術審查這一關也被稱之為“一分鐘過”,投資方、劇組都可以松一口氣了。
這一階段電影內容上基本沒有修改了,更多的壓力在審查部門,如果發現電影還沒上映,網上就出現了盜版,那么這鍋就是審查部門的了。
曾經流出的帶有送審樣片水印的電視劇《三十而已》泄露在網絡上,不僅讓各種加價超前觀看的視頻平臺遭受巨大損失,也是讓審查部門壓力巨大。
樣片
國內對環境破壞的打擊力度還是很大的,公開上映還是老老實實的,不要以博眼球的投機取巧手段去拉票房。
至于請當紅明星,這個還真的很難杜絕,畢竟很多粉絲就是為了去看一眼偶像,劇情什么的可能都不重要了。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myamitech.com/yl/395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