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手殺菌。最近一首七叔的《踏山河》火遍全網。那句"我在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的時候"與"而我槍出如龍,乾坤撼動,一嘯破蒼穹!"扣動著無數小伙伴們內心的那股沙場熱血。而小編在聽這首歌的時候腦海中顯現出來的便是常山趙子龍的身影。
一人一槍一匹馬,疆場盡馳騁!
眾所周知,子龍擅長使一桿百鳥朝鳳槍。那槍法既霸道又靈活。于是便有了那句膾炙人口的"一桿百鳥朝鳳槍,敢叫英雄盡俯首。"這句SP趙云的臺詞雖不說有多么的霸氣,但是簡短的幾個字之中蘊含著傲人的自信。常山趙子龍原本在公孫瓚手下。后遇皇叔,為報知遇之恩。在長坂坡上七進七出,無人能敵。正如七叔《踏山河》中的那句臺詞:縱然一去不回,此戰又如何。肅殺之中帶著決絕。
掠陣突圍全憑一身忠肝義膽!
熟悉三國殺的小伙伴們都知道。天下第一武夫前有呂奉先,后有關云長。天下無雙的呂布縱然武力蓋世,但是終因其心術不正而未能獲得善終。因此,呂布的身上缺乏那么一股豪爽、忠義之氣。而關云長縱然忠肝義膽、有著"過五關斬六將"之勇。但其心中的那股傲氣終究還是變成了自負而非傲骨。因此"傲"便成為了關羽的最大弱點。而子龍雖武功稍差呂布和關羽一籌。但趙云身上的那種俠肝義膽、臨危不懼、智勇雙全的特質在整個三國歷史中甚是罕見。身懷絕技、心中坦蕩、謙虛待人便是常山趙子龍的真實寫照。
縱死俠骨香,不愧知遇恩!
其實這句臺詞來自于李白的詩。這首詩便是膾炙人口的《俠客行》。原句為"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臺詞設計者依據原詩進行了修改。后半句變成了"不愧知遇恩"。此句用在趙云身上不可謂不貼切。子龍在亂世開始之時,率領義從加入了公孫瓚。但是趙云在公孫瓚手下并未得到重用。后來,眾多機緣巧合之下,趙云與劉備相識。為報知遇之恩,子龍憑借一生忠肝義膽數次為皇叔建下奇功。最令人稱道的便是趙子龍七進七出長坂坡。他近似瘋狂的舉動僅僅是為了救下劉備的兒子"阿斗"。這一片赤誠之心讓劉備感動不已。
龍升九天,馬踏飛燕!
龍非池中之物。以"龍"與做子龍,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畢竟三國殺中的神趙云便是以"龍"為設計來源。小編個人認為"龍升九天"刻畫出子龍武力高超的形象。馬踏飛燕則是一件藝術品。號稱是十大鎮國之寶。駿馬的靈動與強勁的爆發力配合上飛燕的輕盈與靈巧。用馬踏飛燕暗示子龍力量并不是蠻力而巧力。乃是有勇有謀之人。
正如七叔《踏山河》中所唱:一嘯破蒼穹。長槍刺破云霞 ,放下一生牽掛。望著寒月如牙,孤身縱馬, 生死無話。風卷殘騎裂甲,血染萬里黃沙。成敗笑談之間,與青史留下。我相信這首歌中的英雄正如子龍一樣。即使拼上性命也要保所救之人的周全。不會考慮自身的安危,最終的結果。一切的一切都交付給胯下的寶馬與手中的長槍。
本文內容到此為止,喜歡的小伙伴,可以點個關注,我們下期再見!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myamitech.com/yx/392948.html